close

腳腫上的歷史/李 夢



圖:反映聖像破壞運動的插圖台中產後護理中心

上周二去聽加拿大皇傢安大略博物館(ROM)的晚間講座,關於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地的文物保護現狀。講者中有位記者Patrick Graham,曾在二○○三年美伊戰爭爆發時前往伊境內參與報道,用文字、圖片和視頻記錄瞭ISIS(伊斯蘭國極端組織)在當地破壞文物古蹟的行徑。

在Graham為現場觀眾播放的視頻中,我們見到穿長袍蒙?面紗的ISIS成員炸毀教堂,擅闖博物館將陳列的文物推倒砸毀。今年二月,伊拉克摩蘇爾(Mosul)博物館內珍藏的亞述帝國和阿卡德帝國的雕塑被砸毀;去年七月,先知約拿位於尼尼微的陵墓也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。美國《大西洋月刊》稱,如此行徑可被看作是“對聖像破壞傳統的延續”。我並不瞭解ISIS組織形成和發展的背景,對於伊拉克境內的宗教沖突也所知甚少,不過單從視頻和圖片中看,那些打砸焚毀的舉動確實像極瞭歐洲宗教史上“聖像破壞”的場景。

提到“聖像破壞”(iconoclasm),便不得不說說發生在中世紀拜占庭帝國的那場聲勢浩大的運動。公元七二六年,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宣佈反對聖像崇拜,一個遍及全國的聖像破壞運動由此展開。皇帝將掛在君士坦丁堡皇宮大門上的救主聖像摘下,換上一個十字架。群眾意圖阻撓這種褻瀆神明的行為,反被皇帝報復,造成流血事件。參與運動的主要有兩派:聖像崇拜者和反聖像崇拜者。前者包括正教高級教士台中月子會所、舊貴族和歐洲地區民眾,後者則由保羅派信徒、開明僧侶和東方地區軍事貴族等組成。這場運動表現為民眾大規模破壞基督教會供奉的聖像和聖物,實際上是教會修道院和反對正統教會的統治勢力之間的政治角力。支持聖像崇拜的皇帝上臺時,畫像、十字架和福音書等統統受到敬拜;而反對聖像崇拜的統治者上臺後,又會頒行新的法令或“遊戲規則”。如是反覆,令到這場運動前後延續瞭兩個世紀。台中產後照護台中做月子中心

如果我們撇開政治不談,單從基督教教義中追溯“聖像破壞”的根源,則要從《舊約》和《新約》的分別處?手。在《舊約》中,上帝是一個超驗式的存在。當先知摩西請求見到上帝面孔的時候,上帝對他說:“你就得見我的背,卻不得見我的面”。不過,在《新約》中,上帝的超驗性不再是絕對的,信眾可以透過耶穌基督走向上帝,並看見上帝的面孔,如《約翰福音》中寫下的那樣:“從來沒有人看見神,隻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”。按照學者徐鳳林在其著作《東正教聖像史》中的說法,正是基督教經典中關於“上帝是否可見”的矛盾表述,“成為圍繞聖像長期鬥爭的教義根源”。

其實,圍繞“聖像破壞”運動引發的紛爭,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信眾對於“聖像”和“偶像”的不同理解。聖像破壞者們引用《聖經》中“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”的誡命,將“聖像”與“偶像”的概念等同起來。而反對聖像破壞者的觀點是,聖子是聖父的形象,而整個世界都是神的存在的影像,是上帝的見證。聖約翰曾說:“道成肉身,使肉身成聖”,可見聖像崇拜者並不避諱以實像描摹上帝。而且,在信眾知識水準普遍偏低的年代,實體的聖像和聖物既方便信眾靠近上帝,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強瞭信眾間的凝聚力。

相似的“聖像破壞”運動,在十六世紀的台中月子中心價格尼德蘭地區也發生過一次。一五六六年八月,尼德蘭手工業者和平民因不滿西班牙王室的殘暴統治,發動起義,矛頭直指天主教會。他們手持木棒鐵棍等沖入教堂,搗毀聖像和聖骨等聖物,並打開監獄釋放被囚的新教徒。這場天主教與新教的鬥爭,是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進程中的重要事件,並最終成為尼德蘭從西班牙統治中獨立出來的助推器。

將過往的聖像破壞運動與ISIS組織現今在伊拉克境內的所作所為對照,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“搗毀聖像”隻是事件的表現,其內裡,是異常復雜的宗教糾葛和政治勢力間的紛爭。有人說,宗教史即是一部戰爭史。也有人說:“歷史就生在我們的腳腫上,與我們如影隨形”。這兩句話的意義,似乎都能從“聖像破壞”運動這一事件上,找到依據。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t8kvdqsd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